7月1日上午,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与国博浪漫海湾西侧海域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应急救援实战演练。本次航空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综合演练由厦门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牵头,集结应急管理、交通、海事、消防及翔业集团等40家单位,共投入27艘舟艇、1架直升机、近300台专业装备及500余名救援人员,创下厦门市同类演练规模之最。
演练模拟了极端险情场景:厦门机场运行指挥中心接到紧急通报,某民航班机起飞后突发爆炸物威胁,且主备用液压系统双重失效,机组请求返航时存在迫降海中的重大风险。随着刺耳的警报声响起,多部门立即启动"海陆空三维响应"机制。空中特情处置组率先展开行动,通过无人机集群实时监控航空器状态;海巡船艇与直升机组成立体搜救网,对模拟迫降海域实施封锁;消防力量同步部署水面灭火系统,防止航空器燃油泄漏引发次生灾害。
在持续3小时的演练中,参演单位重点完成四大科目:通过数字集群系统实现空中特情秒级响应,运用水上遥控救援飞翼等新装备实施海上人员快速转移,采用多链路聚合设备保障陆海通信畅通,并开展航空器残骸打捞及油污处置演练。福建省森林消防总队厦门驻防分队首次参与此类演练,中队长任孟帅表示,此次实战检验了部队应对海上航空事故的应急机制,后续将针对性研发岸际救援装备,完善跨部门协同预案。
作为东南沿海航空枢纽,厦门高崎机场年客流达2000万人次,在建的翔安国际机场更将承担4500万人次保障任务。此次演练特别测试了双机场运行下的应急联动能力,演练总指挥表示:"我们不仅要确保现有枢纽安全,更要为未来超级机场积累处置经验。"演练中投入的高通量卫星便携站、水陆两用破拆工具组等23型新装备,展现了厦门应急科技的硬实力。
厦门海事局透露,本次演练首次实现军警地、政企、市区三级指挥体系无缝衔接,后续将建立常态化航空器海上事故处置培训机制。随着最后一批"伤员"通过直升机转运至医院,这场融合实战性与前瞻性的综合演练圆满收官,为厦门建设国际航空安全标杆城市奠定坚实基础。